介紹本田
童年時代 1906年11月7日本田宗一郎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磐田郡光明村(現天龍市),其父親是一個老實本份的鐵匠。童年時的本田是一個十分淘氣的孩子,并且十分喜愛機械。有一次,逃學去20公里外觀看飛機飛行表演,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小學畢業后,本田就到東京當汽車修理學徒工。
學徒生涯 剛來汽車修理廠時,他的任務就是給老板照看孩子。半年后,因為活太多忙不過來,老板才讓本田開始修理工作。由于刻苦又好學,本田很快就成為技術能手,做了六年的修理工,本田回到了家鄉。
開辦“技術商會濱松支店” 在家鄉開辦了“技術商會濱松支店”,主要從事汽車修理業務,由于精通業務,所以生意特別興隆。在此其間,本田還研制除了鐵制車輪輻條,并申請了專利。
成立“東海精密機械公司” 1934年,本田關閉了生意興隆的修理廠,決定向制造業發展,成立了“東海精密機械公司”,主要生產發動機用的活塞環。當時本田生產的活塞環主要供給豐田公司,并且由豐田公司控股份40%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,生意十分蕭條。本田又不愿意聽命于豐田公司,因此工廠基本停業。
創建“本田技術研究所”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慘敗,當時物資匱乏。本田開始生產織布機,同時成立了“本田技術研究所”,這時候,本田開始想到生產摩托車。開始的時候,本田利用二戰后軍隊用于通信機的微型發動機,安裝在自行車上,這種帶動力的自行車在交通不便的當時非常受歡迎,隨著產量的提高,發動機不夠用了,于是本田開始自己生產發動機。經過艱苦的努力,終于研制出了50CC的A型發動機。用了一年的時間,本田已經在制造摩托車方面開始起步。1947年底,成立了 “本田技術研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”,并且相繼研制成功了C型、D型發動機。隨著發動機功率的提高,安裝在自行車上已經不合適了,本田又試制成了合適的車架,制造出了與自行車不同的摩托車。
經營奇才藤澤武夫 在本田事業的起步階段,本田宗一郎認識了藤澤武夫。1949年,本田公司開發成功了“理想D型”摩托車,產品供不應求,可是卻在經營上出現了問題。貨賣出去了,卻收不回貨款。本田宗一郎一心撲在技術開發上,而對經營問題卻不太在行,本田與藤澤一見如故,從此以后,本田與藤澤配合默契,將本田公司從一街道小廠發展成國際性的大公司。
參加TT大賽 1954年,本田宣布將參加TT大賽。在英國曼島舉行的TT大賽是世界水平的超級大賽,參加大賽的摩托車都是世界有名的賽車,本田的目的是通過TT大賽,提高制作摩托車的水平和質量,使本田摩托車揚名世界。隨后,本田就出訪歐洲考察TT大賽,西歐先進的摩托車技術使本田感到巨大的壓力。他還訪問了歐洲國家的摩托車廠,并購買了比賽用的零件。回到日本后就成立研究機構加緊研究。1958年,雙缸125CC和四缸250CC的賽車終于研制成功,1959年在TT大賽上125CC級別獲得第六名。1961年獲得冠軍。在隨后的幾年里,本田公司又參加了GP大賽,并且多次取得桂冠。
58年生產的Super Cub
參加59年TT大賽的125cc摩托車
進軍汽車制造業 獲得TT大賽冠軍后,本田決定參加F1大賽。這標志著本田公司開始向汽車制造業進軍。第一次參賽就大敗而歸,經過不斷努力,終于在1965年墨西哥站取得冠軍。
S500F
cvcc發動機
1963年本田第一輛汽車“S500運動車”在日本投放市場。1965年第二次參加F1汽車大賽的本田賽車在墨西哥賽程中首次奪冠。1966年采用前輪驅動方式的本田“N360”小型汽車在日本投放市場。1972年首次公布低公害、高效率的本田“CVCC”發動機。富于竟爭力的本田 “Civic(思域)”小型轎車在日本面市。1976年本田汽車指出最著名的代表性產品“Accord(雅閣)”轎車。1979年本田在歐州與英國BL (現Rover集團)簽訂技術合作協議。
1981年本田摩托車在世界摩托車越野錦標賽上連續3年獲得冠軍。同年本田公司在中國與嘉陵工業開始技術合作,生產摩托車。1983年本田與上海易初摩托車開始技術合作。同年,本田賽車在F1世界大賽中首次獲勝。
CIVIC
F1
1986年本田汽車推出頂級轎車產品—本田“Legend(里程)”轎車。1987年本田“Civic”轎車生產累計達500萬輛。本田賽車在F1大賽中獨得年度駕駛員冠軍和年度制造商冠軍雙錦標。本田摩托車累計產量達5000萬輛,居世界第一。1988年公布低油耗、高輸出的本田 “VTEC”發動機。1989年本田“Accord”轎車登上美國同級轎車年度銷售量冠軍。1990年本田汽車推出頂級運動車產品—本田“NSX”運動車。
太陽能汽車Dream
運動車NSX
1991年全球本田汽車產量累計達2000萬輛。在本田“Cicic”轎車上裝備超低油耗的“VTEC-E”發動機。制定“本田環境宣言”,開始回收使用過的保險杠。在中國廣州、天津成立本田摩托車合資生產事業。
1993年在世界規模最大的澳大利雅“世界太陽能挑戰賽”中,本田夢(Dream)”號大陽能賽車一舉奪魁。1995年本田發動機率先達到世界上最嚴格的美國加州超低廢氣排放(ULEV)標準。本田“Civic”轎車累計產量突破1000萬輛,并推出本田“CR-V”多用途運動車。1998年本田推出“零污染排放汽車”及第六代新型“Accord”轎車。
德國芬特出口中國嗎
芬特目前有房車項目在中國有代理商,農機目前還沒有在中國有銷售。
2017年6月19日, 中國農機企業家歐洲考察團代表抵達“走進高端”之行的最后一站——位于德國Marktoberdorf的芬特(FENDT)工廠。
來自中國一拖、雷沃重工、山東五征、CNH、CLAAS及零部件龍頭企業高管共15人組成的中國農機企業家歐洲考察團訪問了芬特工廠,與多位總裁及各品牌主管深入對話,還與中國一拖法國公司代表及金融機構代表交流了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經驗.
相信不久會有相應的合作產品出口到中國。
c照可以開拖拉機嗎 c照開拖拉機能不能行
c照不可以開拖拉機。拖拉機屬于“農機”,拖拉機駕駛人準予駕駛的機型分為:1、大中型拖拉機(發動機功率在14.7千瓦以上),駕駛證準駕機型代號為“G”;2、小型方向盤式拖拉機(發動機功率不足14.7千瓦),駕駛證準駕機型代號為“H”;3、手扶式拖拉機,駕駛證準駕機型代號為“K”。
c照包含:C1、C2、C3、C4、C5、C6
1、小型汽車(C1):9座含以下的小型客車,設計最大總質量小于等于4500kg
2、小型自動檔汽車(C2):9座含以下的自動檔小型客車,設計最大總質量小于等于4500kg。
3、低速載貨汽車(C3):原“四輪農用運輸車”,最高設計車速小于等于70km/h,設計最大總質量小于等于4500kg。長≤6.0m,寬≤2.0m,高≤2.5m。
4、三輪汽車(C4):原“三輪農用運輸車”,最高設計車速小于等于50km/h,設計最大總質量小于等于2000kg。長≤4.6m,寬≤1.6m,高≤2.0m。
5、c5的準駕車型是殘疾人(指右下肢殘疾、雙下肢殘疾以及聽力障礙、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節殘缺五類人員)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。
6、c6準駕車型是牽引掛車,但其必須是輕型的,也就是說其總質量不超過(不等于)4500千克的汽車列車,在路上能看到的是牽引著房車的車型,差不多是拖掛的房車。除此之外總質量是指前面的牽拉的車輛與在后的被拖的車輛總和。
注:設計最大總質量=車輛的自重+最大載客重量+最大核載。
鄉鎮冷門生意
鄉鎮冷門生意的潛力領域包括農機共享服務、舊衣改造定制、流動式汽車美容等,這些項目成本低、需求穩定且競爭壓力小。
一、農機共享服務
鄉鎮農業機械化需求高,但個體農戶購買大型農機成本高昂。成立農機租賃合作社,提供耕地機、收割機等設備的共享服務,按使用時長或面積收費,前期投入約5萬-10萬元(購置二手設備),年利潤可達30%-40%。覆蓋周邊3-5個村莊即可形成穩定客源,尤其適合種植大戶集中的區域。
二、舊衣改造定制
鄉鎮居民對服飾性價比敏感,舊衣改款、修補、個性化刺繡等服務需求持續存在。租用20平米店面,購置縫紉設備(初期投資約2萬元),主打“改舊如新”概念,單件收費15-50元,日均接單20件以上,利潤率超60%。可結合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推廣特色定制服務。
三、流動式汽車美容
隨著鄉鎮私家車保有量增長,但固定洗車店覆蓋率低。改裝電動三輪車為移動洗車站(設備成本約1.5萬元),提供上門清洗、打蠟及簡單保養服務,單次收費30-80元,日接10單即月入過萬。重點拓展鄉鎮企業與返鄉車主群體,淡旺季收入波動較小。
四、特色家禽孵化
針對養殖戶需求,提供綠殼蛋雞、黑羽烏雞等小眾品種的種苗孵化服務。租用農村閑置房舍(年租金約5000元),引進種蛋和孵化設備(投資3萬-5萬元),單只雛禽利潤2-3元,年孵化量超1萬只可回本。結合電商平臺預售模式降低風險,利潤率達50%以上。
五、殯葬用品定制
鄉鎮喪葬文化濃厚,但個性化紙扎用品(如定制房車模型、手機等)市場空白。招募本地手藝人制作,通過短視頻宣傳接單,客單價300-800元,成本占比不足30%。初期投入約2萬元即可啟動,年收入可達15萬-20萬元,尤其適合傳統手工業發達的地區。
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:15391696081